【“三抓三促”进行时】幼小共研促成长,同课异构话衔接!

供稿:幼儿园大班年级组

发布者:张楠发布时间:2023-04-17浏览次数:208

  为了进一步探寻科学有效的“幼小双衔接”方法,大班组邀请两位小学教师家长走进课堂,与我园教师开展了“同课异构”专题教研活动。

双向奔赴话衔接

  我园教师与小学教师详细研读了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和小学一年级课程,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,共同以《乌鸦喝水》、《认识时间》两个主题为载体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。授课教师积极备课试教,旨在探索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的异同,让幼儿在真实、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学习,感受衔接。

同课异构展风采

  李老师根据大班幼儿的经验基础调整了《乌鸦喝水》的教学难度,从了解故事大意、学习课文、课外拓展几个方面为幼儿带来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语文课。

  我园谢琼老师带来了活动《新乌鸦喝水》。活动通过游戏、实验、创编等多种方式,鼓励幼儿大胆想象、创新与表达。

  李老师执教的《认识钟表》让幼儿在游戏闯关的情境中探究钟表,感受到了数学学科的规范、严谨和趣味。

  我园杨瑞婷老师的活动《喜欢钟表的国王》让幼儿在诙谐幽默的故事和轻松的师幼互动中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。

  在“同课异构”中,我们会发现,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设计活动的思维各有不同,幼儿园老师会注重过程性的探索,引导幼儿不断发现,而小学老师会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落实。

双向教研促成长

  课后教研中,大班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,对活动的异同点进行研讨剖析,寻求幼儿园与小学教育活动的交织点和衔接对策。参加活动的园长从解读相关文件促提升、幼小深度联动促发展、家园合作促衔接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总结,积极寻求幼小衔接新思路与新模式。

  本次活动,是一次幼小教育实践的互研共进。幼儿园与小学求同存异,积极互动,实现教育合力,拓宽了衔接的方式方法,有效推进“幼小双衔接”工作的深入开展。